-
>
中華通史(全12冊)
-
>
顯微鏡下的大明
-
>
(精)文獻雜志叢刊:1979-1988 (全19冊)
-
>
宋史紀事本末-(全三冊)
-
>
夏商西周史叢考
-
>
帝制的終結(上下)
-
>
郭論
古代中國與世界:一個古史研究者的思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013773
- 條形碼:9787543013773 ; 978-7-5430-1377-3
- 裝幀:簡裝本
- 版次:1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印刷次數:1
- 所屬分類:
古代中國與世界:一個古史研究者的思考 內容簡介
全書共收21篇論文,《談學術工作的基礎》一篇附在文末,是談治學經歷和體會。這21篇文章中前4篇是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作品,其余的論文是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寫就的。從內容上說,有社會經濟史、政治制度史研究,也有學術史的研究;從研究的角度說,很多是中外古史比較的探討。除了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后期中間有一個斷層外,21篇文章反映了他研究發展的邏輯,反映了論者在不同階段研究的興趣,認識的水平和認識的發展。如果說各個階段有側重面的話,那么,50、60年代是在社會史、經濟史方面,也包括宗教史在內的文化史的內容;到了70年代以后,側重研究的方面是包括史學、經學在內的文化史,同時也有社會史的研究;思考的重心,從對歷史的客體的發掘,向歷史的主體、史學主體的研究方面轉移。這是興趣的變化,也是研究領域的拓展,意蘊、內涵的深化,思維力度的增強。學者研究的重心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隨著歲月的推移會有演變,還可能有變化,但重要的是一個史學家不滿意已有的成就,不是在同一個層次上重復自己,而是在思考,在求索。
古代中國與世界:一個古史研究者的思考 目錄
古代印度的土地關系
論黑勞士制度
公元前6至4世紀北印度社會性質和發展趨向蠡測
《書·梓材》人歷、人宥試釋
說《詩·大雅·公劉》及其反映的史事
關于勞掩庀賦
史學和經學
宗法辨疑
對于中國古典史學形成過程的思考
楚邦的發生和發展
三朝制新探
先秦儒家仁禮學說新探
關于陸賈《新語》的幾個問題
《春秋》三傳的災異觀
《史記》與漢代經學
論中國古代軸心時期的文明與原始傳統的關系
關于中國古代文明特點的分析
論中國古代王權發展中的神化問題
論古代的人類精神覺醒
附錄:談學術工作的基礎
新版后記
古代中國與世界:一個古史研究者的思考 作者簡介
劉家和,男,1928年12月20日生,漢族,江蘇省六合縣人,無黨派人士,教授。1952年7月畢業于北京輔仁大學歷史系,1955年10月考入東北師范大學由蘇聯專家主講的世界古代史教師進修班,1957年7月通過論文答辯畢業。自1952年起,一直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1983年任教授。曾多次出國講學、研究、參加學術會議,主要有:1986年3月至5月,作為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高級訪問學者訪問了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歷史系、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匹茲堡大學歷史系任客座教授。
-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其實是一本嚴謹的極簡中國史
¥12.8¥39.9 -
中國通史:精校版
¥14.6¥28 -
民國往事
¥11.3¥18 -
中國地名史話-典藏版
¥31.4¥32 -
古代中國與世界:一個古史研究者的思考
¥12.5¥24 -
云南古佚書鈔:增訂本
¥3¥5.9